X 掀开“大港大船时代”新篇章 ——湄洲湾港史上最大铁矿船成功靠泊罗屿港口 _ 本港新闻 _ 省交通运输厅

掀开“大港大船时代”新篇章 ——湄洲湾港史上最大铁矿船成功靠泊罗屿港口
来源:本网 时间:2018-08-27 00:00 浏览量:87
    2018年8月24日13时30分,满载着铁矿石的25万吨级大型铁矿石船“印地希望”号成功靠泊湄洲湾港罗屿码头,刷新了湄洲湾港最大铁矿石船的停靠纪录。“印地希望”号的到来意味着罗屿码头进入了大港大船时代,为罗屿码头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再添新动力。
    此次靠泊的25万吨级大型铁矿石船“印地希望”号,船长329.95米,船宽57米,吃水17.73米,载重25.10万吨,实载24.76万吨铁矿。该船于8月23日16时抵达湄洲湾锚地,经过5小时的引航后安全靠泊在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
    作为我省港口布局的散货核心作业区,罗屿作业区规划建设5至30万吨级大中型干散货泊位15个,形成综合通过能力可超亿吨。罗屿9号、10号泊位作为首期工程,于2012年9月动工,2018年7月投入试运营,累计投资18.7亿元,其中,9号泊位为30万吨级散货卸船码头(水工结构兼靠40万吨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1600万吨,是我省迄今为止规划建设最大吨级的干散货码头;10号泊位为10万吨级散货装船码头(水工结构兼靠15万吨级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450万吨。此外,9号、10号泊位还配备了面积40多万平方米、静态堆存能力1000万吨以上的后方堆场。
    如今,罗屿作业区集疏运条件日臻完善。罗屿跨海公路桥于2016年8月建成通车,可连接福厦高速、莆永高速与湄渝高速;罗屿铁路支线也于2018年7月建成通车,可与向莆铁路、福厦铁路、京九线、浙赣线对接;配套建设的湄洲湾二期深水航道已于2018年7月正式投用,正在抓紧建设的湄洲湾三期航道投用后将具备40万吨级船舶通航条件。同时,罗屿作业区于2018年8月通过新增外贸作业点省级验收,可正式开展外贸船舶航运作业。罗屿作业区将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超大港口优势,通过海铁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的方式服务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积极构建我国中西部地区更便捷的出海新通道,为建设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港口群最大的铁矿石中转、交易和混配矿加工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印地希望”号卸载的铁矿石将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转运至供应商瑞钢联及江西大型钢厂。目前,罗屿港口公司已与世界最大的矿山企业巴西淡水河谷以及世界最大的矿石贸易商新加坡繁荣钢铁等国际行业巨头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这将加快推动罗屿码头成为铁矿石国际物流中转基地。今后,超大矿船靠泊罗屿码头将逐渐成为常态化。
    紧随“一带一路”步伐,福建与中西部内陆省份、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交流将更加密切,下一步,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发挥好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保障作用,有计划地统筹考虑、统筹推进其他泊位建设开发,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抓好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港口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罗屿作业区的重点核心港区优越港口条件,争取更多市场要素的集聚形成规模效益,推动加快打造东南沿海最大铁矿石中转基地,为建设新福建贡献新力量。
作者:罗屿港口公司 谢乙景;局办公室 林存斐;局港航处
余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