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清道夫”疏浚航道助力临港产业
来源:本网 时间:2016-12-30 00:00
    对海上航运而言,航道水深称得上是“一寸水深一寸金”。然而,水流、潮汐、风浪、流沙的交互影响,却常使泥沙沉积在航道上。船舶大型化的发展需求,除大型码头外,也需要高等级航道保障通航。疏浚航道的挖泥船,便成为名副其实的泥沙“搬运工”、海上“清道夫”。



    目前,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正抓紧施工中。据湄洲湾港口管理局航道管理站工程科副科长林华强介绍,该工程是我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等级最高的航道项目,也是我国首个获得世行贷款的沿海航道项目,建成后湄洲湾主航道扩建至30万吨级(可满足Q-MAX型LNG船舶和40万吨散货船通航要求)。
    近日,一艘造价高达5亿余元的航道疏浚船舶正在湄洲湾港清淤除泥疏浚航道。



清淤机械臂
    造价达5亿元 庞然大物不一般
    11月17日上午,湄洲湾主航道CD航段,一艘庞然大物停在海面上。这里是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的“前线”,也是“海上清道夫”的“主战场”。
    庞然大物身长136米、身高43米,侧身印有“浚海5”三个大字。这便是造价高达5亿多元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与一般大型船舶不同的是,“浚海5”船的两侧带着两根长达几十米的巨耙,巨耙由耙臂以及布满锋利坚硬耙齿的耙头组成。施工作业的时候,金黄色的吊架缓缓张开,将两根巨耙伸到海底挖泥,远远望去就像“变形金刚”。
    在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船长黄相阳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有幸登上“浚海5”参观。
    “这就是航道疏浚船,有疏浚吹填功能。自航耙吸船之所以具有自航功能,就是因为我们这个驾驶控制台,这是我们船舶航行的‘眼睛’。”黄相阳指着驾驶控制台上复杂而整齐的精密仪器说。“浚海5”配有先进的导航、雷达、通讯、测绘和疏浚控制系统,疏浚轨迹控制系统,大幅提高自动化水平,且降低船员的劳动强度。
    “以前得用磁罗径、六分仪定位,人力物力成本高昂;如今不仅打破了以往无法夜间作业的局限,而且精确度大幅提升,误差缩小到1米以内。”更令人意外的是,船舶还具有强大的自动调整航向功能,只要根据需要输入参数,强大的系统就能使船舶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而且船员若误操作,系统将发出提醒。



自动清淤
    清理航道泥沙 一次吸纳一万立方米
    “定深19米,开挖!”一声令下,“浚海5”疏浚工作正式启动。
    此时,船头的“大挖斗”垂直向下,耙头牢牢地固定在19米深的海床上。只见船员在挖泥控制台上稍微扳动两个仪器,船头两旁的黄色吊架渐渐地向下向两侧伸展……
    船长黄相阳介绍,疏浚就像犁地,耙齿先把泥块打碎,船上的离心泵通过耙臂吸管,再把海底的泥沙吸进船舱;接着,通过高压冲水泵,使沙泥与水分离;然后通过管道或彩虹喷,把泥沙吹到莆头作业区后方,用于码头陆域回填,将泥沙“回收利用”,以减少港航建设带来的二次污染。而这,是湄洲湾港口管理局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的举措之一。
    黄相阳说,他们的工作就是清理航道范围内的泥沙,提高航道等级,让更大的船舶能够安全通航。据了解,“浚海5”的“肚子”能容纳1万立方米的泥沙,也就是说,每在航道上“走一趟”,就会挖走淤积在航道上的同等方量的泥沙。
    秋日煦阳下,港湾中,巨轮林立舳舻相接;航道上,两条巨耙一上一下,节奏明快地把泥沙吸入船舱。不久的将来,大船下的这片海域主航道通航等级将提高至30万吨级。
    机舱又热又吵环境差 设备自动化催人奋进
    别以为只要转动几个按键,就能搞定浩大的航道疏浚工程。疏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船员们也意味着新挑战。
    “培养一个操耙手需要两年。”黄相阳解释,船员从熟悉整船运作、船体设备,到以“师带徒”模式学习,再到实际操作、独立上岗,周期较长。虽然船员们大多来自国内专业的航海院校,但航海疏浚是更专业的领域,所谓“术业有专攻”,加之科技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离开挖泥控制台和甲板,记者来到机舱。与之前的环境不同,走在机舱里,耳畔是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鼻尖是重油燃烧散发的独特臭味,皮肤感受的是一阵阵袭来的热感,可谓又臭又热又吵。
    “机舱里夏天温度高达50多度,冬天也有30多度,而且噪音达80多分贝,船员在里面必须佩戴耳塞耳罩,否则会造成身体伤害。”轮机长蔡鸿兴介绍,船员在机舱做维护工作时,每次必须待4个小时定期巡查。
    以船为家 家人生病时最难熬
    “浚海5”有30多名船员,平均年龄29.5岁,老一辈船员以广东人居多,年轻一辈则来自五湖四海。“常年在外漂泊,船员之间早已熟稔如同家人。”
    码头夹峙,船行不息,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船员只能海上漂泊。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寂寞,是他们每个人必须克服的困难。有着20年工龄的船长黄相阳说,海上执行任务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浪漫,数月漂泊是常事。而且,海上信号不好,有时候即便特别挂念家人,却会发现连简单地想打个电话也不容易实现。
    常年的漂泊,自然缺失了对家人的陪伴。谈到这里,这个铮铮铁汉瞬间眼眶红了,“最难熬的是什么时候?最难熬的莫过于,每次在船上听到家人健康出问题时,那一刻,既焦急又愧疚……”
    而之所以无法割舍这个行业,一方面是出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黄相阳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海上货运量占国内货物流通量的七八成,我们的工作就是疏通海上通道的大动脉,提高航道通航能力,就冲这个,值得!”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