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执法员:打好“组合拳” 确保安全通航
来源:本网
时间:2016-11-02 00:00
这艘印着“交通执法”大字的船,是福建省第一艘海港执法艇。自去年10月份起,它无数次地航行在海上,陪伴航道执法人员巡查执法,保障航道正常通航。
当天上午9时,站在甲板上,湄洲湾港口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主持工作的副支队长杨建乐,一边指着前方的航标,一边为记者介绍,“航标有红绿两色,进港时左红右绿,出港时右红左绿,航标之间就是航道”。
正在行驶间,突然,两个泡沫浮球从不远处随着海水荡漾,在航道内漂浮。
“就在航道内!干掉它!”面对突然“造访”的浮球及连接它们深入海水里的渔网,航道执法人员立马操起“家伙”——一根自制的绑有镰刀的长杆,一行人靠在执法艇甲板边,朝着浮球“霍霍”而去。杨建乐解释,浮球下面是渔网,渔网下面有绳子,绳子容易绞到巨轮的螺旋桨,令船舶失去动力,甚至可能造成船舶事故!
执法人员握着长杆,镰刀的那头对准浮球,但海水上下晃动,加上海风的作用,浮球很快“溜走”,从船头漂到船中。“倒车,再来一次”,几经波折,十几分钟后,执法人员顺利地钩起浮球,将渔网清除干净。“把浮球位置记录下来,下次再来复查。”面对清除上来的浮球,杨建乐说道。
数分钟后,一艘正在作业的小渔船驶到航道附近。
“前面的渔船请注意!”执法人员黄敏雄拿起扩音喇叭,朝着对面的渔民“隔空”呼喊,“你们不能再往前开了,前面就是航道,不要在航道里捕鱼!”
对面渔船闻讯后,速度慢了下来。黄敏雄继续问道:“前面的渔网是不是你们的,请自觉收起来,航道内不能有渔网。”
随后,渔船上的渔民配合地抓起浮球,把渔网收起来。
“你们看,这两个航标之间就是航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清除碍航物、制止未经许可的海上作业,确保航道畅通和过往船舶航行安全!”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许志勇说,早些年,渔民不明白也不理解为何不能在航道内作业,随着支队进村入户做普法宣传,如今渔民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
去年年底,湄洲湾港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挂牌成立。该支队下设直属两个执法大队,分别驻点湄洲湾南、北岸港区,执法范围覆盖湄洲湾港肖厝、斗尾、东吴、秀屿、兴化湾等五个港区。
杨建乐说,海上最多最常见的碍航物是渔网、泡沫浮球等组成的捕鱼器具,同时由于航道水深,渔民喜欢在里面种植海带和龙须菜。而船舶靠螺旋桨的动力推进,渔网若绞到螺旋桨,船舶会失去动力,导致载有LNG(液化天然气)、原油、铁矿石或煤炭的大型船舶无法前行,产生极大安全隐患。
“巡查航道内有无碍航物,非法种植养殖、捕捞及在航道、锚地违法倾倒废弃物等行为,再进一步采取执法行动。”杨建乐介绍,执法须打“组合拳”,劝离、警告和强制执法,“大多数渔民会主动撤离,必要时会联合相关涉海部门,重拳出击齐抓共管。”
与陆上执法不同,海上执法时间无法掌握。“队员们都是大清早出门,在主航道巡查来回90公里,得花四五个小时,午餐只能带点小面包随便应付,有的队员晕船厉害就什么都没吃……”许志勇说,执法支队的队员平均年龄50多岁,有一回执法艇开到湾口,在风浪剧烈的拍打下,执法艇摇晃剧烈,老同志们又晕又吐,但依然坚守岗位巡查执法。
由于常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队员们大多皮肤黝黑。每年夏天七八月份,海上特别晒,甲板温度至少有40℃,站在上面都会烫脚,经常没一会儿就浑身湿透;而到了冬天,凛冽的海风刮得人瑟瑟发抖,一遇到雨天或雾天,雨水、海水溅洒在身上,冰冷刺骨。
“一张定置渔网,有3个泡沫浮球、2个海底固定设施。清理10张定置网、三四十个泡沫浮球,需要一两个小时!”许志勇说,为了方便清理碍航物,执法支队得乘专门的清障船小快艇,而在清理过程中,小快艇晃得更加剧烈。然而,只有从上(泡沫浮球)、中(渔网)、下(海底固定设施)对碍航渔具进行彻底清除,才能确保航道畅通。
最让执法队员“心累”的是渔民对渔业执法的不理解和法律意识淡薄,执法过程中曾发生过冲突。为此,如何开展宣传教育便成了随船执法人员的“必修课”。
据介绍,每年1-7月是渔民们种植海带、龙须菜的高峰期,也是执法队员最繁忙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普法、制止,等到海带成熟、航道布满渔网就非常麻烦。”杨建乐说,为此,执法队员经常走村入户、挨家宣传普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好法理、道理、情理,让渔民理解、支持港航建设。
http://m.qzwb.com/gb/content/2016-10/26/content_5437472.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