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日报】千年古港焕新生——莆田港口码头升级40万吨迎接大船时代
来源:湄洲日报 时间:2021-02-03 15:33

  码头靠泊等级由30万吨级“升级”为40万吨。再过不久,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改扩建工程将建成投用,纳入国家布局的湄洲湾港40万吨铁矿石码头将由规划变成现实。

  升级版的泊位将完善全国40万吨矿石泊位合理布局,填补我省及宁波以南沿海40万吨矿石泊位的空白,有利于顺应中巴航线铁矿石运输主流船型发展趋势,推动罗屿作业区建设东南亚地区外贸铁矿石保税混配中心、现货交易中心的建设,提升湄洲湾港铁矿石运输竞争力和东南沿海铁矿石集散中心的地位。

  翻开地图,北起兴化港区南至斗尾港区的湄洲湾港,湾区与海岸之间有一块凸出的腹地直入平海湾,像一条踏海而出的蛟龙,欲大展拳脚。早在宋元时期,湄洲湾就有海上通航的记载,千年来代代有识之士都期盼这个天然良港能成为雄踞东南沿海的大港。

  2009年8月,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挂牌成立,宣告湄洲湾港正式对外运作,沉睡千年的古港,拉开了大开发大建设序幕。

  作为福建省大宗干散货运输核心作业区,罗屿作业区利用罗屿岛围填造陆形成,共规划形成码头岸线4.2公里,规划建设5万吨级以上大中型散货泊位15个,可形成综合通过能力近1亿吨。

  2018年6月29日,项目首期建成的罗屿作业区9号、10号泊位顺利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至此罗屿港口投产运营。这是福建省迄今为止最大吨级的干散货码头。

  2020年7月11日,全长340米,宽62米,载重吨32.5万吨的超大型船舶“SAO GRACE”轮靠泊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罗屿港迎来开港以来最大船舶,也刷新了在湄洲湾港停靠的大型干散货船载重吨位纪录。

  “罗屿港口投入运营全省最大的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可堆存铁矿石250万吨。”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技术设备部经理邹奥青介绍,从2013年动工到2018年建成,罗屿港口历经5年建设,跨越了“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阶段。罗屿作业区9号、10号泊位运行以来,吞吐量逐年稳步增长,2020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200万吨,实现“十三五”大收官。

  “十三五”期间也是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建设实现质的飞跃的五年。作为专业公共煤炭码头,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在2011年11月动工开建,2017年10月竣工运营,同年入选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2018年,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通车后,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项目集疏运体系全部建成。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国投湄洲湾港列为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煤炭储备基地。

  国投湄洲湾港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平海涛至今清楚地记得,2018年,4条疏港通道全部建成投产,分别是铁路装车、水水中转、汽车运输、直输电厂。2020年,一期预留的两个堆场、两条作业线顺利竣工验收,新增堆存能力60万吨,作业效率也进一步提升。

  来到兴化湾畔,一批港口重点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中,涵江作业区1-3号泊位计划2022年建成,其中1、2号是两个3万吨级的通用泊位,3号是一个7万吨的散货泊位。届时,与码头同步投入使用的还有兴化港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

  “十三五”期间是莆田港口吞吐能力形成最为迅猛的阶段。统计数据显示,5年来,莆田港口新增(改善)航道里程73公里,其中40万吨航道里程52公里,10~30万吨级航道里程16公里。如今,全球主流的30万吨矿石船、20万吨级煤炭船、Q-Flex型LNG船舶在莆田港口均可通航靠泊。

  福建省湄洲湾港口发展中心规划建设处处长肖富介绍,“十三五”时期,莆田港口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922万吨,最大船舶靠泊等级从“十二五”期末的10万吨级提升到30万吨级。今天的莆田港口共有千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19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4个。

  支撑港口能力实现的还有铁路疏港系统。过去5年,建成了湄洲湾北岸疏港铁路罗屿支线、国投支线,直达码头前沿的铁路支线由1条增至3条,海铁联运枢纽由1个增加至3个。目前,莆田港口依托东吴国家重要港区,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体系,并逐步成为对台运输的重要通道。

  港口建设高歌猛进,发展后劲日趋强劲。如今在我市广阔的蓝色海岸线上,以秀屿港区、东吴港区、兴化港区为核心的莆田港口,呈现新时期综合大港的风范,与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是福建省布局规划建设的大宗散货核心港区。东海之滨,鼓满了希望的风帆,古港焕发生机与活力,东方大港展现恢宏气势,千年期盼成为现实。

  黄凌燕/文

  莆田市港口发展促进委员会办公室

  福建省湄洲湾港口发展中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