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暑天海上探访————
烈日下,为外轮引航
“拖一、拖九慢车顶”“6号泊位,解头缆、尾缆”……7月13日13时41分,秀屿港口6号泊位前,湄洲湾港引航站引航员黄志明、郭福泉站在巴拿马籍“万鸿”轮约三四层楼高的舰桥上,顶着烈日炙烤,实时观察船舶运动态势,向船长及2艘拖船发出即时指令,调整拖轮马力、货轮方向等,为该货轮离泊引航。
13时57分,在黄志明和郭福泉的指挥下,“万鸿”轮完成“侧方出库”,驶入既定离港航道。
(引航员完成“万鸿”轮离港引航后,下到引航艇上) “走!咱们也该登艇了。一会得把志明和福泉接到引航艇上。下午他们还得为另一艘货轮入港引航。”湄洲湾港引航站引航科负责人、高级引航员陈汉杰招呼道。由于“万鸿”轮为外籍货轮,记者无法登上该轮,便跟随陈汉杰乘坐引航艇,感受海上引航工作。在他的引导下,记者穿好救生衣,摇摇晃晃登上引航艇。
正午的烈日毒辣辣地直射海面,小小的引航艇随着海浪上下颠簸,逼仄的船舱内即使有空调和电风扇依然炎热难耐。记者本想抓住船外护栏保持平衡,滚烫的温度却让人在触碰瞬间立马缩回手。在高温和颠簸的双重“考验”下,引航艇没开出一会,记者就汗如雨下,全身湿透,有些许晕船。陈汉杰却神情自若。
“为保障港口、水域和设施安全,维护国家主权,我国对外国籍船舶进出港实施引航。”陈汉杰说,当船舶到达港口时,一方面,船员对港口的布置、航道、水深、潮流等情况不熟悉;另一方面,每个港口的地理条件都不太一样,因此需要引航员为船长提供在港口区域航行的引航专业技术指导,并利用驾驶台资源及各种辅助设施指挥该船舶,使其安全地航行及靠离港口。可以说,引航员在引航期间就是“船长的船长”,保障船舶安全停驶。
15时30分许,经过13海里的颠簸行驶,引航艇和“万鸿”轮先后抵达离轮点,准备转运引航员。引航艇慢慢抵近行驶中的“万鸿”轮,船身受大船周边海浪影响,晃动得更加剧烈。记者靠陈汉杰紧紧拽住才勉强站住拍摄,黄志明和郭福泉却在两船接触的瞬间,迅速顺着三四米高的软梯由“万鸿”轮下到引航艇。
“引航期间,船舶和码头的距离、行驶方向,以及其他船只对船舶的安全航行是否有影响等情况,都需要由引航员来判断。”陈汉杰说,这些船舶的壳体厚度一般只有1厘米,对于这样庞然大物而言薄如纸片,引航过程中特别是贴拢泊位时要下绣花的功夫。这就需要引航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但要对所在港口的航道水深、水流特点、航标设置,以及当地的引航制度了如指掌,熟练掌握船舶驾驶操纵技术,而且要系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协调拖轮、码头、船舶代理等资源,保障船舶如期进出港、离靠泊。
新闻链接
如何提高各港口的船舶周转效率乃引航站的首要任务。“目前,湄洲湾吞吐量过亿吨,由于各个港区功能不同,对船舶引航的要求也不一样。”高级引航员、湄洲湾港引航站负责人陈国成说,为加快船舶进出港效率,引航站提前对接船舶代理、码头企业等,了解引航船舶的基本资料及操纵性能,制订周密的引航计划和应急预案,科学合理调配引航员,保障船舶如期进出港、靠离泊,以高效优质的引航服务助推湄洲湾港发展壮大。
“在湄洲湾港,培养一名成熟的引航员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陈国成说,引航站通过强化“传帮带”、加强引航人才保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等举措,加大引航员培养力度。站内专业引航员最初只有2名,现有15人。
(来源:湄洲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