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诗人县令袁枚

来源: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时间:2019-02-23 09:35 浏览量:{{pvCount}}
| | | |
  江苏省沭阳县原县衙院内有株紫藤,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紫藤根部约五尺粗细,原本攀缘一棵粗大的古槐而上,古槐如今虽已枯朽,然每年春暮夏初,紫藤依然绿叶吐翠,繁花盛开,生机盎然。因其为清代沭阳知县袁枚亲手所植,邑人称作“袁公藤”。

  袁枚(1716年—1798年),钱塘(今杭州)人,字子才,号简斋,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袁枚的文笔与我们熟悉的《四库全书》编纂者纪昀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袁枚的传世著作,主要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子不语》等。袁枚作为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多才实干、勤政清廉的官员,他于乾隆四年(1739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历任溧水、沭阳、江宁等县县令。

  袁枚是在乾隆八年(1743年)至十年(1745年)间任沭阳县令。期间,袁枚勤勉理政,秉公执法,善于判案。据《随园轶事》记载,袁枚离任时,“吏民送至河上,卧辙攀辕”,他问前来送行的百姓“吾有何德何能,而能令诸父老依依不舍如此?”百姓答曰:“公无他,大小之狱,无十日留。两年之中,鲜有人受讼累者。人民感戴,职是故耳。”袁枚办理的案件没有拖到十天后才判决的,他的勤勉作为和秉公执法赢得了民心,深受百姓爱戴。

  袁枚待民心中有敬、体恤有加。袁枚在沭阳任县令时,境内万户萧疏、悍吏横行,“饥口三十万,饿毙者不计其数”。谁都看得出,袁枚接下的是前任丢下的烂摊子,沭阳的悲惨境况触动了袁枚。倘若是别人,也许“萧规曹随”,懒得去管。可袁枚不然,他愤怒斥责暴政害民的行为乃是“苛政猛于虎,蠹吏虐于蝗”。他认为,为官就该“纾国更纾民,终为百姓福”。赴任伊始,他毅然开仓济民,减免税赋,以纾民困。他心系民生,常深入民间与市场,“关心米价问江东”,与耕夫、蚕妇、工匠、商贩、书生皆有交往,从风俗到民情,从生产到生活,袁枚均精心查访。在发现沭阳水利设施陈旧,存在严重水患后,他组织县民疏浚前山河(即前沭河)并加筑堤堰。在任期间,沭阳再没有发生大的水患。“苦吾身以为吾民,吾心甘焉”,这句话可谓是他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的生动写照。

  袁枚为官勤勉尽责、夙夜在公。清代学识渊博的孙星衍为袁枚撰写的传记中,有这样两段话。其一,“其为政,终日坐堂皇,任吏民白事。有小讼狱,立判遣,无稽留者。”其二,“多设耳目、方略,集乡保,询盗贼及诸恶少姓名,出所簿记相质证,使不能隐,则榜其姓名,许三年不犯湔(洗刷之意)雪之,奸民皆敛迹。”前者生动反映了袁枚为官勤于事功、尽职尽责,袁枚坐堂任由官吏与百姓陈情,倘若是小纠纷,他亲自询问后,果断裁决,从不拖沓和稽留。后者讲述了袁枚利用民间力量调查与了解治安状况,为盗贼恶少建立“前科”档案并公之于众,予以曝光,对真心以行动改过自新的,给予出路。“奸民皆敛迹”,反映了其治理有方、措施有力,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和谐。

  袁枚做人廉洁自律、淡泊功名。“尝言为守令者,当严束家奴吏役,使官民无壅隔,则百弊自除”,袁枚对身边的家奴吏役尚且严格管理,对自己更是如此。他对于钱财看得很轻,对于清廉看得很重,他常对人言“百物皆可爱,惟钱最寡趣。生时招不来,死时带不去”,一生践行“勤能补拙才偏敏,廉不沽名品益高”。为了保全自身对清廉的向往,加以厌恶官场倾轧,后来袁枚辞官定居江宁(今南京),住小仓山下,建随园,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安于闲适淡然的生活中。在封建时代,袁枚能做到这样,已是难能可贵了。

  乾隆十年,袁枚从沭阳县令离任后,沭阳百姓并没有忘记他。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七十三岁高龄的袁枚受沭阳知名人士吕峄亭的邀请,回到沭阳做客,沭阳各界人士趋前三十里迎接。故地重游的袁枚,见此情景,感慨万千,他在《重到沭阳图记》中写道:“视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则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居官十年,袁枚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百姓的认可,感受到了百姓质朴却浓烈的爱,“两月清风离此土,十年心事恋斯民”,官爱民、民爱官,袁枚与沭阳百姓不失为典范。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