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交通要闻 > 媒体视点

福建:港航“放管服” 改革惠民生

来源:中国水运报 版次:第02版:综合新闻 时间:2018-12-05 15:16 浏览量:{{pvCount}}
| | | |

  自今年9月在全国首创船舶协同办证创新服务机制以来,截至12月4日,福建省共办理发出158本船舶证件。因为办证制度的便利化,96艘外挂的平潭籍海船回归,总运力53万载重吨。

  船舶检验、登记和营运办证由“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这正是福建省交通运输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持续深入的一个缩影。

  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路”

  10月30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福建海事局、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泰宁县人民政府等单位为福建泰宁6家航运企业和船舶业主代表送上首批《内河船舶证书信息簿》(以下简称“信息簿”)。信息簿中包含的“闽船码”相当于船舶的“电子身份证”,扫一扫二维码,船舶详细信息尽在“掌上”。

  信息簿将原有的“船舶五证”合为一本,按照“统一受理,流程优化”的原则,将水路运政、地方海事、船舶检验三个部门的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简化、整合,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实现“最多跑一趟”落地见效。“一直期待‘多证合一’改革,把五六本船舶证书全部融合在一个‘闽船码’里,扫一扫所有信息都有。”泰宁县大金湖航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新太表示,他的公司共有34艘船舶,需要保管证书160本左右,多证合一后减轻了他们跑办证书的工作量和成本,也减轻了船员保管证书的压力。

  福建省港航管理局局长张子闽表示,今后航运企业办理船舶新增、换证、年检等相关业务,只需到登记窗口提交一次申请、一套申报材料即可。这标志着福建内河船舶“多证合一”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泰宁大金湖是福建最大人工湖泊,登记船舶76艘,“多证合一、一簿一码”制度改革后,船东往返办理船舶证书次数将由原先的“3+N”趟,减少为1趟,预计每年为航运企业节约管理成本、交通费、船舶燃油费、停运损失等费用共约15.2万元。

  下一阶段,福建将在全省铺开“多证合一”、“多检合一”,从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内河船舶正式启用信息簿。福建现有在海事协同管理平台登记的内河船舶1800艘,预计每年将节约行政开支46万元,每年为航运企业节约管理成本、交通费、船舶燃油费、停运损失等费用共约420万元。

  节约企业成本超亿元

  “厦门港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对台贸易便利化,使其成为成都理想的出海港口。”11月初在成都召开的厦门港口物流推介会上,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副主任柳树国表示。

  此次推介会上,厦门港还带来了“红利”——新一轮海铁联运扶持补贴政策大幅提高扶持补贴标准,并新增短途驳运补贴、额外奖励等项目。成都距厦门铁路运距超过2000公里,随着新政出台,成都至厦门港海铁联运集装箱可领取市级补贴约每标箱1000元,叠加省级海铁联运补贴后可达每标箱1400元,物流成本明显降低。

  同时,厦门港的营商环境也在不断提升。随着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出台,经厦门港中转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内支线中转、国际中转以及对集装箱吞吐量有重大贡献的航运企业都获得了特殊奖励。2018年厦门港继续执行政府性项目收费降费标准,暂缓开征船舶锚地停泊费,减免集装箱口岸查验费、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和引航费等政府性收费项目。今年前三个月,福建及时下拨港航企业专项扶持资金2.6亿元以上;1—9月份,以上项目合计节约企业成本超过1亿元。

  此外,福建港口部门还提出合规收费减免、全面规范降低企业经营性收费等一系列措施。目前,厦门港集装箱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分别按规定标准的22.5%、40%计收,两项合计预计每年度可减轻企业负担约3000万元;厦门港13家口岸经营服务企业费率下降30%,福州港2家企业实行新的港口作业包干、堆存保管费等收费标准,整体港口作业费率下降5.5—6%。

  智能化提升港口通关效率

  11月30日,在厦门港区,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集装箱车装载着全球货物穿行其间。目前,通过码头闸口,司机只要通过扫码,车号、箱号、箱况、重量、司机信息等就会被一一采集,随后闸口控制系统生成的单子会为司机“指路”,并自动放行。据统计,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将每辆车的通过时间缩短三分之二,单车平均过闸时间小于1分钟。

  在福建省港口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信息化平台、专属App、二维码、智能闸口、全流程实时查询、大数据、云平台……这些智能化、信息化的前沿应用都聚集在厦门港港务控股集团的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上。目前,该平台已经应用在厦门港大多数集装箱码头,并从外贸集装箱延伸至内贸集装箱业务。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该平台已对接12家船代、48个堆场点、物流企业459家、注册车辆9530辆,每年可为港口物流生态圈参与方节约成本1.28亿元。

  如今,这一经验也正在福州港逐步推开。集合大数据、大物流为一体的“福州智慧港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全程货运跟踪及运单全程可视化,并提供口岸监管平台的对接服务,优化港口物流链作业流程。在今年召开的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福州港务集团还向参会嘉宾展示了在港口应用的AR实景平台,结合集团生产调度平台、船舶申报平台的基础数据,融合AIS、GIS等技术形成的生产可视化指挥系统。

  眼下,厦门港除远海码头外,集装箱进场送箱及提箱设备交接单全部实现了电子化,厦门港务集团通过“网上营业厅”全面实现码头业务“无纸化”受理;福州港实现出口装货以及部分港区进场送箱等流程电子化,码头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

  “不管是降费还是信息化建设,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提高港口的通关、物流效率,以及服务水平,从而提升港航业的整体竞争力。”福建省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陈勤思 通讯员:陈娜妍 郑富健)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