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港航概况 信息公开 网上办事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福建港口概况

福建港口概况
时间: 2024-03-05    浏览量:{{ pvCount }}

  一、总体情况

  福建全省大陆海岸线3752公里,约占全国1/6,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沿海规划建港自然岸线386.2公里,其中万吨级以上自然岸线257.9公里,40多公里岸线可建设20万吨级以上超大型深水泊位,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居全国前列。至2023年底,全省沿海规划码头岸线229.5公里,已使用133.5公里,占规划码头岸线的58%。全省共有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46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08个),实际年货物通过能力超8.3亿吨,其中集装箱年超2200万标箱。沿海主要港湾建成了10~40万吨级不等的大型深水航道,具备通航和靠泊世界集装箱船、油船和散货船等最大主力船型的设施条件。

  2023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7.5亿吨,较2022年增长4.9%;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818万标箱。2023年底,全省共有沿海集装箱航线310条,其中外贸线156条、内支线35条、内贸线119条,每月往来国内外航班约2000班,通达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沿海港口布局

  《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0-2035年)》明确形成以福州港(福州市港口)、厦门港(厦门湾内港区)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其它港口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分层次发展格局。

  (一)厦门港

  厦门港承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功能,是国际枢纽海港、国家集装箱干线港和邮轮始发港,是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载体和厦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支撑,也是“丝路海运”建设的主要依托,将突出国际化发展方向,引领全省港口全面参与区域港口竞争。管辖厦门和漳州两市港口,规划东渡、海沧、翔安、招银、后石、石码、古雷、东山、诏安9个港区20个作业区351个泊位,形成年通过能力6.15亿吨。

  截至2023年底,厦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8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0个;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20065万吨,其中集装箱年设计通过能力1098万标箱。2023年货物吞吐量22020.34万吨,较2022年增加80.72万吨,其中集装箱1255.37万标箱,增加11.90万标箱。

  各港区规划功能定位

  翔安港区:以集装箱和散货、杂货运输为主。

  东渡港区:保持集装箱运输为主,发展国际邮轮、对台客滚运输,积极拓展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功能。现有散货、杂货运输功能逐步调整至其他港区。

  海沧港区:主要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兼顾服务临港产业,积极拓展保税、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功能。

  石码港区:主要服务龙海地方经济,以杂货和建材运输为主。

  招银港区:以集装箱和散货、杂货运输为主,并服务临港产业发展。

  后石港区:主要为临港产业服务,并承担大宗散货和LNG、石油化工品等液体散货运输。

  古雷港区:主要为临港产业服务,以原油、石化产品运输为主,兼顾散货、杂货和集装箱运输。

  东山港区:服务地方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

  诏安港区:服务地方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

  (二)福州港

  福州港承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功能,是福州、宁德和平潭“两市一区”发展临港经济、打造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是我省开展对台本岛运输的主要口岸和发展江海联运的重要依托,将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能源、原材料运输为主,客货兼营、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国际深水大港。包括闽江口内、江阴、松下、罗源湾、平潭、三都澳、白马、沙埕港区共8个港区29个作业区327个泊位,形成年通过能力5.32亿吨。

  截至2023年底,福州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7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20914万吨,其中集装箱年设计通过能力306万标箱。2023年货物吞吐量33202.14万吨,较2022年增加3038.04万吨,其中集装箱368.40万标箱,增加22.37万标箱。

  各港区规划功能定位

  沙埕港区:主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白马港区:主要服务临港工业发展。

  三都澳港区:服务宁德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临港产业布局的重点港区,以散货、杂货运输为主。

  罗源湾港区:干散货运输重点港区,以煤炭、矿石运输为主,兼顾散杂货运输、修造船等功能。

  闽江口内港区:主要发展对台客运,兼顾能源、集装箱等货运功能。规划实施阶段,可结合发展实际进行功能和布局调整。

  松下港区:主要服务临港工业发展,以粮食、散杂货等运输为主。

  平潭港区:主要服务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开放,以对台客货运输为主,相应发展旅游客运。

  江阴港区:集装箱运输重点港区,适当兼顾汽车滚装、散杂货及液体化工品等货类运输的综合性港区。

  (三)湄洲湾港

  湄洲湾港是福建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是区域对外开放、对台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闽中及江西等中部地区的重要出海口,以能源、煤炭、铁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定位打造东南沿海能源矿产大宗散货接卸中转储备基地,并服务湄洲湾石化基地。管辖莆田市及泉州市域的湄洲湾南岸港口,规划兴化、东吴、秀屿、肖厝、斗尾5个港区11个作业区206个泊位,形成年通过能力3.67亿吨。

  截至2023年底,湄洲湾港共有生产性泊位6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1个;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15377万吨,其中集装箱年设计通过能力9万标箱。2023年货物吞吐量13368.93万吨,较2022年增加2329.80万吨,其中集装箱3.31万标箱,增加1.00万标箱。

  各港区规划功能定位

  兴化港区:主要服务兴化湾南岸临港产业的发展,以散杂货运输为主,并兼顾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资运输。

  秀屿港区:主要发展LNG、散杂货和化工品运输,兼顾集装箱、件杂货运输,拓展物流业,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临港工业及城市物资运输的综合性港区。

  东吴港区:重点发展煤炭、矿石等大宗干散货运输,兼顾发展LNG、粮食、旅游客运,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临港工业、承担中西部地区及东南沿海大宗干散货转运的综合性核心港区。

  肖厝港区:是湄洲湾石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为以石油及其制品为主,兼顾煤炭、件杂货和集装箱等运输的综合性港区。

  斗尾港区:是湄洲湾石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以大型液体散货运输为主的核心港区,并兼顾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四)泉州港

  泉州港是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基础,是福建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定位打造以发展内贸集装箱为主的重要港口。管辖除湄洲湾南岸外的泉州市域港口,规划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3个港区6个作业区94个泊位,形成年通过能力1.60亿吨。

  截至2023年底,泉州港共有生产性泊4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3918万吨,其中集装箱年设计通过能力251万标箱。2023年货物吞吐量6302.84万吨,较2022年减少1962.31万吨,其中集装箱190.78万标箱,减少17.61万标箱。

  各港区规划功能定位

  泉州湾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步拓展近洋外贸航线,是兼顾腹地经济社会所需干散货和件杂货运输以及服务对台客滚运输的综合性港区。

  深沪湾港区:主要发展散杂货运输,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围头湾港区:依托并服务于后方石材资源和建材工业发展,重点发展石材、粮食、件杂货和对台直航运输,逐步拓展集装箱运输功能,开拓外贸航线,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闽江内河港口布局

  闽江是福建内河主要通航河流,流经福建省北部36个县市,覆盖闽西、闽北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闽江内河航道主要由闽江干流航道及沙溪、尤溪、建溪、富屯溪等支流航道组成。

  闽江流域已规划福州内河港、南平港、三明港3个内河港口。2022年12月,南平港正式开港运营,闽江干流南平至马尾恢复通航。2023年,闽江集装箱班轮常态化运营,全年累计开航186航次,运载集装箱2934标箱、集装箱货物4万吨。

  (一)福州内河港

  福州内河港是联系福建沿海和南平、三明等内陆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是腹地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南平市、三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与沿海地区经济交流的重要口岸;是加快福州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南平港

  南平港是联系福建沿海经济区和内陆合作的重要交通运输节点;是腹地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南平市发展临港工业、沿江产业带的重要依托;是南平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与沿海地区经济交流的重要口岸。

  (三)三明港

  三明港是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主要服务闽西工业企业进出口物资运输,兼顾旅游客运发展。


[附件下载]
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中路283号  电话:0591-83772133
技术支持:福建省交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