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总体概况
厦门第二东通道项目西起枋钟路金尚路口,以隧道方式下穿现有枋钟路,向东以桥梁方式跨越厦门东海域,终于翔安南路刘五店互通。路线全长约12.371公里,其中:本岛段长约3.1公里,主线为双向6车道单箱双室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明挖隧道;跨海段长约4.5公里,以桥梁方式跨东海域,双向8车道,中航道采用(2×90+2×150+2×90)m整幅变高钢箱连续梁,其余均为90m跨等高钢箱连续梁,下部采用群桩基础,墩身及承台采用预制结构;翔安段长约4.8公里,主线为预应力混凝土高架桥,双向6车道。全线在环岛东路、滨海东大道新建2个枢纽互通,在高崎南十二路设1对进出枋钟路隧道匝道,在翔安南路设置1对上下高架桥的匝道,在浏五店互通拆建2联主线桥和3联匝道桥。全线按照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批复总概算为119.14亿元,建设工期42个月,2019年12月主体工程开工,计划2022年底建成通车。
2 建设意义
厦门第二东通道是厦门市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中本岛与大陆腹地跨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厦门市“两环八射”快速路网中内环重要一部分,是联系本岛与东部体育新城和翔安国际机场的重要跨海通道。建成后,将有力推进厦门岛内外一体化,进一步完善海西经济区路网和厦门市城市路网,对构建我国东南沿海和海峡西岸综合运输枢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建设交通强国福建发展战略具有先行示范意义。
第二章 建设思路及目标
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造中国质量品牌,落实交通运输部“四个交通”发展和“五化”现代工程管理要求,推进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建设交通强国福建先行区。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管理和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健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深化现代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厦门路桥30年积淀形成的跨海通道建设管养文化优势,以及参建单位港珠澳大桥施工阅历优势,注重设计源头管理,强化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以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再提升为主题,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突出现代科技创新和现代施工装备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构件生产工厂化、一线班组规范化管理,管养单位提前预介入设计施工,施工监控量测数据纳入管养系统,提升工程安全保障水平和绿色环保水平,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预防,工程建设质量全面提升,推动工程建设协调发展和转型升级,努力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交通强国福建先行示范,为成就跨海通道现代管理典范和融合建设管养一体化新标杆,推进参建企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贡献“二东”力量。
2 管理目标
根据项目关于“建设平安百年绿色品质工程,成就跨海通道现代管理典范,创建交通强国福建先行示范,融合建设管养一体化新标杆”的总体定位,以“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为总体要求,以创建品质工程、绿色公路为抓手,倡导精益建造,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驱动创新发展、落实绿色环保、培育品质文化,打造新时代路桥新品牌,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1 工程设计目标
遵循“六个坚持、六个树立”设计理念,实现标准化、装配式结构占比30%以上,耐久性设计全面有效,设计服务优质及时,结合施工单位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优化设计。
2.2 工程质量目标
狠抓核心质量,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奖。
l 分项、分部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
l 工后钢筋保护层合格率预制构件95%以上,现浇构件92%以上。
l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小于1.5
2.3 施工安全目标
工程本质安全得到全面保障,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确保省级“平安工地”、争创部级“平安工程”。
l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率达到100%;
l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合格率100%;
l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批(一般危险性的工程)、专家评审(危
险性较大的工程)执行率100%;
l 人员安全教育交底率100%;
l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100%。
2.4 科技创新目标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科研与设计施工联动,结合工程特点与难点,合理制定科技攻关计划,开展施工专项技术攻关不少于5项。创新激励机制,推进“微创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第三章 建设内容及成绩
根据“绿色公路、品质工程”创建大纲目标管理清单,结合项目进展情况,二东项目已完成109项目标管理应用或成果总结。如下表清单所示:
二东项目“双创”目标管理清单完成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序目
|
总数
(项)
|
完成数量(项)
|
占比
|
1
|
创优目标
|
14
|
1
|
7%
|
2
|
智慧化管理
|
31
|
21
|
68%
|
3
|
科技攻关
|
24
|
10
|
42%
|
4
|
四新技术应用
|
29
|
17
|
59%
|
5
|
创新工艺工法
|
13
|
8
|
62%
|
6
|
三微改
|
17
|
12
|
71%
|
7
|
科技创新目标
|
18
|
3
|
17%
|
8
|
质量通病治理
|
14
|
5
|
36%
|
9
|
绿色施工技术
|
42
|
32
|
76%
|
合计
|
202
|
109
|
54%
|
1 技术引领
1.1、四新技术应用
(1)新材料
本工程目前已使用高性能环氧钢筋、φ75mm预应力粗钢筋、高耐久性混凝土、减隔震球型钢支座、盘扣式支架、热轧变厚度U型钢肋等9种新材料,另外泡沫轻质土技术、长效防腐涂料、高分子聚合物喷涂防水等将陆续进行使用,新材料的应用解决复杂海域桥梁抗风、抗震、防腐耐久性等问题。
(2)新设备
本工程主要使用了大吨位海上浮吊(700t打桩船、4000t起重船)、大功率振动锤((APE600)液压振动锤和(蒙克800)冲击锤)、GPS定位船、全自动钢筋笼滚焊机、镦粗车丝一体机、液压反循环钻机和一体化整体式钢平台等7种新设备新工装,解决项目施工重难点,保障施工质量安全。
(3)新技术
本工程已采用了钢管复合桩技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墩台技术、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组合式塑钢模板、基于 BIM 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泥浆集中分离固化技术、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等8项新技术,后续还将采用混凝土裂缝控制综合技术、BRT桩基整体托换等2项新技术,提高质量优良率和管理效率。
(4)新工艺
现已采用钢箱梁焊接机器人施焊新工艺,后续会使用防腐自动化小车机器人喷涂、沥青混凝土智能化铺装等2项新工艺,解决质量控制难点,提高施工安全质量可靠度。
1.2、创新工艺工法
大力推行创新工艺工法,进一步解决现场施工难题,提高施工水平。目前完成并采用海上预制墩台与复合钢管桩间止水、海上船舶锚缆高精度自动监测调整、大直径高性能环氧钢筋镦粗直螺纹机械连接、环氧钢筋一体化加工喷涂、旋挖+冲击组合式桩基成孔、板式墩拼装式封闭型梯笼防护架等12项工艺工法,在工程质量上取得较好效果。可伸缩式移动导向架获得全国首届“微创新”大赛银奖。
1.3、课题研究攻关
积极推进科研立项,投入近2000万科研经费,其中“大潮差环境下船舶锚缆高精度自动监测调整系统研究”解决了海中区施工船舶受潮差影像平面精度控制问题,实现船舶根据潮水高差,自动进行调位,控制船舶平面位置。“复杂环境下跨海桥梁下部结构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中墩台安装止水技术已完成,解决了海中预制墩台安装止水措施,确保墩台安装精度控制,两个课题已基本完成。同时申报的“福建省跨海桥梁下部结构预制安装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目前已确定相应技术内容,正在研究实施。
2 现代装备支撑
2.1、工厂化生产
本项目共有38孔钢箱梁、64个墩台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全线的钢护栏立柱和横梁也放到钢箱梁制造标段一并生产,提高构件预制化率。隧道水沟电缆槽盖板和桥梁排水槽采用树脂混凝土和RPC纤维混凝土,优化构件尺寸,统一划入墩台预制厂组织生产预制,统一标准、保证工艺和质量。
3智慧建养助推
3.1、管理手段信息化
本项目依托福建省高速公路工程管理系统和厦门路桥工程管理平台,实现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和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与协调的总体目标。建立第二东通道生产监控指挥中心,将钢筋集中加工厂、预制构件厂和钢箱梁预制厂的生产车间、混凝土拌合站、海上一体化作业平台、现浇梁、明挖隧道、封闭围挡等场站和重要工点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传输到生产监控指挥中心,并实现与省高指监控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
项目融合福建省高速公路工程管理系统和厦门路桥工程管理平台,将混凝土拌和站监控系统、试验室检测数据系统、桩基检测系统、监控量测信息系统、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系统、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隐蔽工程影像系统、隐患排查与治理系统纳入该综合管理平台,形成第二东通道综合管理系统集成。建立工序监理报检、方案报批和隐患排查与治理的手机APP系统和可视化的形象进度电子沙盘。
3.2、施工指导数字化
合力创新的运用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基于BIM的技术运用,进行大临工程布置、交通导改设计、预应力管道与钢筋碰撞、预制构件拼装节点检查、关键工序可视化模拟,实现基于BIM的临时便道规划、施工方案模拟、作业指导书编制、工艺展示、技术交底。
3.3、施工装备智能化
结合项目质量安全控制难点分析,对海上钢管复合桩打设和隧道基坑围护桩旋挖钻配置GPS定位精调系统,控制桩身的平面精度和垂直度。拟计划在现浇梁混凝土桥面铺装三辊轴摊铺机配置激光扫描系统,自动控制桥面平整度;沥青路面压实设备配置连续压实系统,实时监控压实数据;墩台预制构件GPS定位放样,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构造和预埋件精度;钢结构和钢筋预制下料数控化,提高构件精度;钢箱梁防腐材料采用机器人自动化喷涂,钢桥面沥青混凝土浇筑式摊铺采用自动化控制,钢箱梁热轧变厚度U肋采用机器人焊接检测,实现涂层、沥青混凝土、焊缝的匀质化,大大提升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水平。
4 绿色低碳建造
4.1、钢结构桥梁
项目海中段3.3公里桥梁采用钢结构桥梁,比现浇混凝土量自重较轻,施工吊装迅速,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海域段的环境污染,很好的保护了白海豚。
4.2、扬尘、噪音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选择时优先考虑低噪音设备,采用旋挖、循环钻、绳锯切割等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震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等措施。采用智能渣土车运输、自动喷淋降尘系统、雾炮降尘、隧道静电除尘等方式减小施工扬尘影响。
4.3、资源节约
(1)节约用地
项目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办公生活区平面布置,减少路面硬化,现场和办公非硬化区域采取草皮或种植灌木进行绿化。岛内端充分利用绿化退线和周边闲置收储土地建设项目驻地和场站,充分发挥央企属地资源优势,利用既有钢筋集中加工厂,岛外端充分利用工厂和民房建设项目驻地,实现节约用地33亩目标。
(2)弃渣循环利用
项目钻孔灌注桩桩头全部破碎,刘五店互通桥梁和枋钟路下穿隧道拆除的结构混凝土全部利用到便道和场地填筑,减少建筑垃圾2万m3,研究使用预制现浇桥梁支墩基础、利用隧道基坑支撑冠梁作为现浇桥梁支墩条形基础,减少现浇桥梁支墩基础建筑垃圾2500m3,合计减少建筑垃圾2.25万m3目标。钻孔桩钻进过程中使用泥浆分离器,海上钻孔桩泥浆集中输送至泥浆分离固化站,实现钻渣利用12000m3目标。
5 人才文化融合
5.1、“工匠精神”的质量文化
各参建单位结合企业优势,每季度开展一次“二东工匠”评选,年末向所属公司申报“企业工匠”、向路桥集团申报年度“路桥工匠”,让工匠精神在二东项目焕发光芒。
项目要每季度开展一次优秀“路桥班组”“路桥工长”评选活动。各项目部设置工长岗位,充分发挥工长的作用,调动工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2、“生命至上”的安全文化
项目坚决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坚守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专项行动精神,制定项目红线管理细则,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对待一切质量问题。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健全覆盖所有参建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用“廉洁”保“品质”,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定期组织开展建设工程专项执法监察、项目审计等活动。建立检(监)企共建机制,开展“平安工程”活动,建成“平安工程”活动网络体系,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设立廉政建设宣传栏、建立廉洁共建微信群,加强对建设过程中廉政风险的检查和监督。各参建单位不定期开展典型案例、党纪条规等宣传教育,公司每半年开展一次“现场廉政课堂”教育活动,深刻吸取建设系统发生的腐败案件教训,坚决从思想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发生,努力营造清正廉洁、规范有序的建设环境。
5.3、“品牌示范”的管理文化
项目深入开展以学标准、学规范做合格技术干部为主题的“两学一做”活动,不断扎实基层一线技术干部的基础知识。加强对班组党的领导,重点管好班组的思想。坚持开办“二东讲坛”,讲好“二东故事”。制定年度讲坛计划,每月至少1次邀请各单位优秀管理人才或者外部专家到“二东讲坛”开班授课,各参建单位在项目部每周开办1次“项目讲坛”,不断培养和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各单位深入挖掘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故事、感动个人,及时总结我们在“绿色公路、品质二东”建设中采取的措施、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
5.4、“路桥融通”的党建文化
项目发扬继承福建省高速公路党建融合“6432”的管理经验,坚持党统领一切,依据《福建高速公路工地党建标准化指南》,将工地党建做实,把党建品牌打好。项目以“党建引领,深度融合”为思路,将党的建设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建立党建共建机制,确定二东项目党建模式:“路桥融通”。
项目以党建之手牵引“多方力量”,立根固本,实现党建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畅通二东建设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筑强项目建设桥头堡。项目各参建单位、沿线区、镇、村等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的联建共建工作新格局,使各党组织从垂直管理过渡到党建一体化“大融合”。
第四章 主要经验及建议
1、明确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在开工前已明确绿色公路、品质工程创建目标,并在前期根据交通部、福建省等交通强国、绿色公路、品质工程创建相关要求结合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施工内容和特点,组织编制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融合现代化管理,打造二东标杆工程,创建绿色品质示范为目标定位,按照“精细管理、安全耐久、智能建造、绿色发展”的创建方向,坚持管理和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健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深化现代工程管理,以标准化管理再提升为主题,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突出现代科技创新和现代施工装备的支撑作用,提升工程安全保障水平和绿色环保水平,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施工方案。
第五章 下一步工作计划
项目下一步将加大监督管理作用,积极推动项目总体施工进度,严格按照制定的“绿色公路、品质工程”创建大纲及清单化管理目标,按时按点完成新技术、新设备等应用及相关总结。
1、持续现场施工标准化
持续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进一步提升现浇箱梁、墩柱施工、路基填筑、墩台预制等工序作业标准化,以标准化施工为抓手,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安全的过程管控,确保各分项工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推行四新技术应用
积极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尤其是注重四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以达到工程质量安全提升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现浇箱梁、预制墩台施工中,预应力张拉压降采用智能张拉压浆机器,宽幅桥面坡度、平整度、标高控制是施工一大难点,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进行桥面施工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工,保证最终施工质量。
3、开展通病预防及治理
针对施工过程发现的共性质量问题,积极开展质量通病治理活动,通过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小组讨论、制定措施、实施效果反馈等步骤及时形成相应总结指导后续施工,并适时开展QC活动进行QC成果编制,申报,为项目创优工作奠定基础。
4、加强班组管理,加强人员培训
坚持优秀技工激励机制,依托技能比武等活动,推动一线工人技能稳步提升。在班组之间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对优胜者进行适当的奖励;举办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形成持续有效地尊重劳动、提升技能的机制。同时,在项目部安全质量奖惩制度中,明确对施工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单位进行奖励。
5、坚持质量安全红线,建立问题清单
坚决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坚守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专项行动精神,成立质量安全红线专项行动管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项目坚守质量安全红线专项行动管理工作,加强对红线问题的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严格按要求统一开展检查活动,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检查。加强质量安全红线的日常过程控制和日常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止纠正,抓好全面整改,建立问题库,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落实销号管理,确保问题得到彻底整改,确保质量安全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