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春秋·孔子《论语》
2.清正在德,廉洁在志。身有正气,不言自威。——春秋《论语》
3.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春秋《论语》
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
5.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春秋·管仲《管子》
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战国《孟子》
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战国·《庄子》
8.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战国·韩非《韩非子·六反》
9.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秦·吕不韦《吕氏春秋》
10.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会食鱼。——西汉·刘向《新序·节士》
1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西汉·桓宽《盐铁论·疾贪》
12.孜孜淑淑,所以保终。——西汉·黄石公《素书·求人之志章第三》
13.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汉·刘向《说苑·谈丛》
1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16.自非禄赐,一毫不受于人。——南朝至唐初·李大师、李延寿《南史 王昙首传》
17.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隋·王通《中说》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9.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20.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唐·罗隐《夏州胡常侍》
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北宋·周敦颐《爱莲说》
22.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2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宋·苏轼《赤壁赋》
24.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七绝 自警之二》
25.不以私爱害公义。——宋·苏辙《论侯称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填札子》
26.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 ·于谦《入京》
27.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
28.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
29.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明·洪应明《菜根谭》
30.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一一明·朱熹《中庸章句》
31.简而廉,则严利无废怠。——清·戴震《原善》
32.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清·姚步瀛撰联
33.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清·魏裔介《琼琚佩语•修己》
34.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清·张聪贤《官箴》
3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撰联
36.公生明,廉生威。——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
37.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清·张伯行《困学录集萃》
38.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清·张伯行《却赠檄文》
39.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赃羞儿孙。——清·苍溪朱氏《传家必读诗文集》
40.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当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瞪瞪难逃脱。——陈毅《七古·手莫伸》
41.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小节大节廉字为节。——《廉政准则》
(来源:省交通质安中心《廉洁自律宣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