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历史上谁最早提出“廉洁”一词?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 时间:2022-06-04 09:58 浏览量:{{pvCount}}
| | | |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春秋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汨罗江殉国明志,后人吃粽子、挂艾草、饮雄黄、赛龙舟,以此纪念行吟泽畔的爱国诗人屈原,深刻怀念屈原身上“廉洁正直”的士大夫精神。

  

  傅抱石 《屈原渔父图》

  屈原是历史上最早提出“廉洁”一词的人。《楚辞》有云:“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年轻的屈原怀天纵之才,官拜楚国左徒,对内起草宪令、修正法度,对外接待贵宾、应对诸侯,出使齐国、约为合纵,展现了非凡的治国理政才能。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屈原始终以兰蕙香草自励,秉持正道直行、清廉自守的品德,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元 · 王振鹏 《龙舟夺标图》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屈原“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既有忠肝义胆,更有满腹才情。怀王十五年,为防止楚国称霸,秦相张仪出使楚国,重金贿赂靳尚、郑袖等人充当内应,以“献地六百里”的承诺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屈原被逐。面对楚怀王的昏庸无道、小人的谗言诋毁,宁死不愿折节的屈原,不禁用如椽之笔绘就“云中君”、“湘君”、“湘夫人”等诸神形象,立下“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的坚定誓言,至死不忘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由此可见,屈原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古今清官廉吏的楷模表率。

  

  黄永玉 《屈原》

  廉洁不仅是要做到不贪污、不受贿,更要拥有坚定的理想、高尚的情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在沧浪河上摇桨吟唱的渔父,劝解屈原要审时度势、明哲保身,遇治则出仕、遇乱则归隐。而心怀苍生的三闾大夫,始终心系祖国兴衰、人民疾苦,行吟泽畔、苦心孤诣,发出了“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的最强音,彰显对家国的忠诚和“与日月争辉”的人格与意志。

  

  

  

  

  清 · 徐扬 《端阳故事图》

  “历史的遗恨,用诗来补偿;烈士的劫火,用水来安慰。”公元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满怀悲愤的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奋笔写下绝命词《怀沙》,怀着对祖国的悲悯忧虑,用尽全身力量向亘古不息的汨罗江纵身一跃,希望用自身最后的死亡来震撼民心、唤醒君王。这一跃,宛若一颗流星,划破了历史的长空。他高洁的人格、不朽的灵魂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勇气,自此载入史册,受到了后世的崇敬。

  

  清 · 罗聘 《端午图》局部

  蒲剑抖擞、粽叶飘香,鼓点即起、龙舟待发。我们在深切缅怀屈原的同时,更要始终绷紧廉洁这根弦,自觉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对“围猎”的警觉,系好拒腐防变的扣子,辨是非、明取舍、知进退,坚决防止“人情与礼仪”的腐蚀,真正从端午文化中感悟廉洁品质,在端午习俗中激发爱国情怀,过一个廉洁、文明、健康的节日。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