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漳州市东山县省道S503临海路段,一架无人机从占地面积不到一平方米的“宝莲灯”机场轻盈腾空,银翼划破海风,沿蜿蜒公路低空掠过。
无人机搭载高清视频和高清红外摄像头,以70米定高巡航,时而贴崖盘旋扫描边坡裂缝,时而悬停抓拍路面龟裂细节,实时将高清影像与三维点云数据回传至指挥中心。
省道S503线西埔湾漫道北侧无人机“宝莲灯”机场
今年2月,东山县空中巡管跨部门一体化数字治理指挥中心与东山县四维时空数字孪生大数据中心揭牌。首期已建成36套智能无人机基站系统(“宝莲灯”机场),实现全县243.4平方公里无人机巡检全覆盖。这也标志着全国首个县域低空综合治理标杆项目正式投入使用。
东山县交通运输局规建股负责人陈奇琳介绍,东山县三面环海,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超130天,叠加台风、高盐、高湿、海浪飞沫等恶劣因素,沿海公路腐蚀老化快,养护难度较大。临水临涯路段和高陡边坡多,传统人工巡检方式效率较低,存在作业安全隐患。
为此,东山县交通运输局与东山县空中巡管跨部门一体化数字治理指挥中心展开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低空+公路养护”。
无人机隐藏在“宝莲灯”机场顶端的“莲花”内。当“花瓣”绽放,无人机便会飞出执行任务。据介绍,该无人机可在7级疾风和中雨中飞行,连续飞行47分钟。依托网格化的“宝莲灯”全自动机场,应急模式下25秒即可起飞,5分钟内自行飞抵东山县的任何一处。配合机场内的四块电池,能在52秒内完成电池与吊舱更换,实现多机协同及长距离蛙跳式巡检。
此外,它还拥有搭载AI边缘计算技术的高精度摄像头和集成红外热成像功能,可进行可见光建模、超远视距拍摄、温度测量等复杂作业。通过AI系统前后对比、大数据分析,可精准识别节理变化,及时发现边坡裂缝、松动迹象及塌方、滑坡风险,提前预警,为养护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东山县交通运输局已完成重点路段、27座大中小桥梁和多处高陡边坡的定位标注,逐步构建无人机巡查三维实景模型。东山县计划到2029年,全县部署51套智能无人机基站系统,形成更加完善的一体化监测网络,充分利用无人机技术提升海岛公路养护质效。(东山县交通运输局、省公路中心)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