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2021年工作安排

来源: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时间:2021-03-22 16:23 浏览量:{{pvCount}}
| | | |

  2021年主要目标:完成交通运输投资1000亿元,确保实现“十四五”开门红。其中,高速公路确保完成投资230亿元。续建217公里,新开工项目220公里。普通公路确保完成投资400亿元。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800公里,建成150公里;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安全防护工程1000公里,新改建危桥180座,实施路面修复100万平方米。港航工程确保完成投资70亿元。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75万标箱。运输服务及其他确保完成投资300亿元。完工枢纽项目2个、续建5个,更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500辆。全省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增速超过6.5%。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创建高标准交通强国先行区。一要抓好顶层设计。编制发布我省创建交通强国先行区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二要抓细实施载体。出台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指导各地市编制好本地区交通“十四五”规划。启动全省农村公路网规划修编,推动《福州港总体规划》通过部省批复,协调推进《福州内河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及《南平港总体规划》报批工作。三要抓实试点示范。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率先开展交通强国试点,以项目化清单化抓好5大试点任务、19个试点项目,年内取得初步试点成果。

  (二)打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一是实施高速公路联网工程。建成莆炎高速尤建广平至莘口段、坎市互通、翔安机场快速路大嶝岛段3个项目,续建泉南线永春互通至汤城枢纽扩容等9个项目,新开工国高网宁上高速公路宁德霞浦至福安段、福州机场第二高速公路等4个项目220公里,完成国高网京台线长乐松下至平潭段、同翔大道南段等扫尾工程。全面开工建设54个乡镇便捷通项目和3个完善高速网络项目。二是实施国省干线畅通工程。加快推进相邻县级以上行政中心之间的便捷连通和城市过境公路建设,新改建G316线长乐漳港至营前段、G235尤溪西城至新阳、G319新罗区龙门至大池段等路段;促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区便捷连通,重点推动G324厦门漳州交界、G228蕉城段等100个项目建设,新开工G534大田文江至奇韬段等200公里,建成G235古田境洋上至汶洋段等150公里。三是实施港口航道升级工程。整体连片开发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福州港江阴港区、厦门港古雷港区、泉州港泉州湾港区等重点港区,新开工福州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18-20号泊位等3个项目,加快湄洲湾港40万吨铁矿石码头、福州港江阴港区壁头作业区6-9号泊位等45个项目建设,建成厦门港古雷航道三期工程等3个项目。加快闽江内河航运开发,开工建设三明港青州码头等项目,恢复闽江干流正常通航。四是实施综合枢纽增效工程。加快福州、厦门和泉州国际性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厦门翔安机场、福州长乐机场等重大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和福州、厦门、泉州、三明、平潭等国家物流枢纽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柘荣客运中心站等3个客运枢纽和韵达速递电子商务产业园等4个货运枢纽项目,加快3个枢纽项目前期工作。

  (三)推进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集群联动发展。一是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网络货运产业集群。引进韵达网络货运全国总部落地,吸引国内知名网络货运企业区域总部入驻,引导本土大型货源企业和省内大型综合物流企业盘活存量、吸引增量,大力推动物泊、好运联联等本土省级示范企业增产增效,培育全国品牌企业,发展壮大省级示范企业,强化集群黏性,实现网络货运年营收750亿元。二是打造快递电商产业升级版。推动韵达、中通连江、顺丰创智园、德邦泉州等项目开工建设,引进龙头快递企业区域结算中心和冷链物流、智能设备制造等新业态总部落地我省,打造智能科技研发中心、企业管理培训中心、金融服务结算中心等多功能复合型园区。三是发展壮大具有福建特色的港航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延伸航运服务产业链,积极推动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等现代航运服务业。打造邮轮产业链,建设集邮轮运营总部、免税综合体、邮轮物供和电子商务平台于一体的厦门邮轮产业园。四是加快传统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场站枢纽综合开发,积极发展枢纽经济。持续深化厦门城市公交综合智慧系统科技示范工程,整合公交、社区巴士、BRT等公共交通运输方式,拓展智慧物流等新功能。引导汽车维修、驾培等传统运输企业应用物联网、AI等新技术,生成新业态项目。

  (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推动农村路网提档升级。继续实施“百乡千村”路网提升,重点推进具备条件的集聚中心村、特色保护村通村公路“单改双”,推动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二是推进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支持泉州、福清等六个试点地区开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研究出台农村公路养护预算编制办法,完善乡村道养护成效考核机制,全面组织开展乡村道路状况技术评定,鼓励乡村道打包管护或委托县级公路部门指导监督。积极推广以工代赈,进一步开发“四好农村路”各类公益性岗位。三是稳步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加大农村公路路面修复力度,完成修复面积100万平方米。开展农村公路桥梁基础信息普查,实施危桥改造和安保提升工程,加快通村公路增设错车道。推动剩余的15个县(市、区)建立农村客运财政补贴机制,推进预约响应通车的建制村提升为周末、墟日等班车和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制定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指南,推动农村客运车辆代运、代收邮件快件等业务。四是全面推进示范创建升级。持续推进示范县和启动全国示范市创建,实施“串珠成链”工程,打造美丽农村路1000公里。推动县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创建,力争打造2个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五是改善岛屿居民出行条件。加快建设连江琯头川石、东洛岛等陆岛码头项目,及时更新渡船及码头配套设施。完善陆岛交通码头运营管理模式,鼓励市县成立运营公司统一管理。

  (五)建设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一是提升出行服务供给品质。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建设,推行微循环公交、定制公交、社区巴士、城际公交、客运班线城际公交化等服务,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50条,85%的县(市、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达到4A及以上等级。鼓励发展分时租赁、客运定制等业务,规范网约车服务,全省网约车双合规订单率提升至70%。开通旅游直通班车推进游运融合。便利老年人、残疾人日常交通出行,优化打车出行服务,改进交通运输领域“健康码”查验服务,提高客运场站人工服务质量。二是提升干线公路服务品质。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施标准、生态环境、商业形态、管理服务“四提升”,打造现代化一流综合服务区。实施普通国省道路面改造150公里,推进公路预防性养护,确保普通国省道PQI值保持85以上。实施普通国省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00公里,加快41处普通国省道连续长陡下坡隐患路段整治。三是提升水运服务品质。加快推进“丝路海运”及快捷航线建设,优化航线网络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实施水路客运实名制管理,发展旅游航道、环岛游项目,推动水运与旅游融合发展。四是提升对台交流合作水平。推进对台客货、滚装码头建设,开展对台海铁联运和水水中转业务,推进海峡两岸绿色物流通道建设,打造海峡两岸重要大宗散货物流基地。提升“小三通”服务品质,巩固海峡两岸客货滚装运输。持续推进金马通桥前期工作。五是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水平。推进军民融合项目建设,加强物资储备、日常维护、应急调用等管理。

  (六)优化交通运输创新体系。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加大投入,推进行业研发中心取得实用性、创新性科研成果,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速达15%以上。试点开展科技示范工程,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和研发,加快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形成技术标准和省地方标准。依托船政交通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二是持续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实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图库建设与管理工程,建设全省图库协同管理平台。建设省交通运输行政审批三期项目,构建审批事项全覆盖和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交通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试点工程,构建全省交通运输协调与应急处置一体化平台体系。三是推进交通新基建布局建设。加快高速公路车路协同、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造价等应用试点,打造交通感知“一张网”。建设厦门港海沧港区智能化无人集装箱码头,建立“一站式”“一网通”等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全省港口物流单证全程电子化和标准化。

  (七)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一是推广清洁高效的交通装备。推动“电动福建”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500辆,推广使用纯电动和天然气船舶,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和清洁化。加快推进码头岸电设施改造和船舶受电设施配备,促进岸电设施运用常态化。二是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整合平台型物流企业资源,推广运用多式联运“一单制”,创新拓展陆地港功能,逐步建立“一单制”国际跨境快递体系,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三是推进交通运输污染防治。推广应用适应闽江干流和近岸海域直达通航的节能环保船型。试点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开展码头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及港口规范作业整治,推进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联单管理电子化、监管信息共享化。全面完成内河船舶用油提标工作,确保内河船舶油品合规并实现“三油并轨”。四是推动城市绿色配送体系建设。鼓励城市配送企业创新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运输组织模式,支持企业新增或更新购置节能环保型冷藏运输车辆。

  (八)夯实行业安全发展基础。一是做好交通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及时做好省外口岸入境涉闽人员跟踪摸排,牢牢把住省内机场、码头、海上非法入境“三道关”,确保“不漏一人、闭环管理”。加强进口冷链食品运输防控,严格落实运输装备堆场消毒、从业人员防护、货物信息登记、全程闭环管理。密切关注跟踪国内疫情风险等级变化,及时启动重点人员追溯和排查追踪。持续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查检查,严格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及场站通风消毒、人员防护、乘客测温和信息等措施,督促交通运输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抓好常态化防控措施。二是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继续深化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定重点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标准和指南,完善直判重大风险、重大隐患清单,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预判能力。推动监督执法从单车、单人处罚向企业主体追责转变。三是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实施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鼓励全员举报隐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建设省级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全面推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拓展闽粤浙赣四省道路运输车辆联网联控应用,构建科学、高效的安全监管体系。研究制定全省公路危旧桥梁改造行动方案,开展全省公路桥梁技术状况全面排查,梳理确定分年度改造工作任务。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四是深化“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推广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全面攻关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关键技术性问题,推动重力式码头、海底隧道等建设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阶段性成果。研究出台工程优质优价和施工监理优监优酬的激励措施。五是巩固行业稳定基础。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和队伍建设,加强应急实战演练。完善信访制度,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矛盾综合治理机制。认真履行行业维稳安保工作职责,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常治。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九)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一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推动《福建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出台,启动《福建省港口条例》的修订完善,开展《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条例》释义及配套规章制度修订。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公平竞争性审查,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二是优化行业营商环境。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再梳理,优化高频事项便民流程,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进“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事项的梳理,提升“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政务服务水平。建设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服务线上“一网通办”“一码通行、一证通用”,建成审批服务“一人一档”“一企一档”。三是提高交通综合执法能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清单和跨部门联合监管事项清单。实施科技治超三年规划,推进治超站(点)、重要路段车辆路面动态监测技术监控建设和非现场治超执法运用,优化超限检测站功能和检测点布局。开展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